滿面風霜,。
界江巡邏,。
界碑前敬禮。
巡邏中午餐泡面,。
最北警務(wù)室,。
位于北緯53度的黑龍江省漠河市北極村,,是我國邊境線上的最北鄉(xiāng)鎮(zhèn),這里的冬季長達8個多月,,最低氣溫曾達到-52.3℃,,全年平均氣溫在-5℃左右,極寒是這里的代名詞,。
隆冬時節(jié),,行走在北極村的街頭,體感溫度接近-50℃,,不到10分鐘,,就會變成“白眉大俠”,腳也會被凍得失去知覺,,我國最北的邊境派出所,,就設(shè)在這里。共有23位戍邊民警,,他們共同擔負著173公里中俄邊境線的戍邊和治安管理任務(wù),。
“鉆心、刺骨的疼”,,他們在極寒天氣下巡邊
北極邊境派出所的23名戍邊民警,,平均年齡30歲,他們中在邊境地區(qū)駐守時間最長的已有21年,,最短的也有4年多,。對中俄邊境173公里的邊境線,進行分段徒步踏查是他們的重要任務(wù),,每次他們都要往返步行10多公里,,在中俄邊境進行巡查,在極寒的江面上,,走出不到10分鐘,,民警就變成了“白眉大俠”。民警肖俊說,,“現(xiàn)在這里的溫度在-30℃到-40℃,,就是鉆心、刺骨的疼,?!?/p>
極寒氣溫下凜冽的江風吹在身上,再厚的衣服幾分鐘也能吹透,,除了冷,,考驗人的還有江上的路,?!俺醵c初春的江面是最危險的,,一次巡江踏查中,有一位護邊員掉進了冰窟窿里,,“我們在江面走著,,冰面碎了,人瞬間就掉下去,,他被救上來后,,渾身冒白煙,身上立馬結(jié)了一層冰,?!笔吤窬废葟娬f道。
喝雪水,、吃烤凍饅頭,,三天一次分段踏查雷打不動
每三天一次,對173公里的邊境進行分段踏查,,是23名民警雷打不動的任務(wù),,在體感溫度接近-50℃的江面行走,熱量消耗極快,,午餐時間,,民警們準備的饅頭已被凍得“嘎嘎硬”,民警們只能在極寒的江面上,,用雪水煮方便面,,就著煮面的火烤著饅頭。
下午兩點多,,民警們到達當天巡查的終點-—中俄邊境137號界碑,,他們擦拭界碑上的積雪,插上五星紅旗,,站成一排敬禮,,“這里是北緯53度,我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,,所有的責任和擔當都在這里了,, 在這個界碑身后是祖國的領(lǐng)土,還有我們的家人,?!?/p>
“我們戍的是邊,守的是人民”
守衛(wèi)邊疆,、服務(wù)百姓,,是北極邊境派出所的雙重責任,2010年,,為推進警務(wù)前移,,北極邊境派出所在距離北極鎮(zhèn)100公里外的,,北紅村和洛古河村,分別設(shè)立了兩個常駐警務(wù)室,,每個警務(wù)室配備一至兩名民警長期駐守,,在寒冷的冬夜,他們和村民一起去找過丟失的牛羊,,幫老百姓打井劈柴蓋房種地,,化解鄰里糾紛,遏制非法作業(yè),,駐村民警成為了村里的編外成員,,民警牛書磊說,“我們戍的是邊,,守的是人民的心,,當?shù)乩习傩瞻盐覀儺斢H人一樣?!?/p>
在中國緯度最高,,冬季最冷的地方,一代代民警扎根“北極苦寒之地”,,日復一日守衛(wèi)著祖國的邊境安寧,,無怨無悔。
(本組圖片由李文杰 武兵 劉剛攝)